一、现状:增长最快却回收最慢
欧盟每年新增电子垃圾约2%,2022年市场投放1440万吨,真正被收集的只有500万吨。换句话说,近一半电子垃圾“去向不明”。
二、指令作用:WEEE的三大任务
强制分开收集,禁止混入生活垃圾。
设定回收与再循环目标。
推行“生产者责任延伸”(EPR),让厂家为回收买单。
三、四大短板
• 覆盖不全:太阳能板、智能家居等新兴产品仍游离在外。
• 目标未达:仅少数国家实现65%收集率。
• 关键原料流失:铜、稀土等因回收价值低而被忽视。
• EPR各自为政:各国登记系统、收费标准不一,处理质量参差不齐。
四、即将“动刀”的修订方向
• 扩大产品清单:把数字设备、可再生能源组件纳入。
• 统一EPR规则:建立跨国登记系统,简一次注册、全欧通行。
• 强制标准:对拆解、数据销毁、原料提取设定统一技术规范。
• 关键原料奖励:提高金属回收目标,增设“提取补贴”。
五、企业应对三步走
盘点:确认产品是否在现行及拟扩清单内。
预注册:在拟统一的EPR平台提前建档,避免修订生效后“抢号”。
设计升级:易拆、易回收、无胶结构,提前满足未来强制性处理标准。
六、时间表
欧盟委员会计划2025年底公布修订草案,2026年完成立法,2028年起全面执行。留给企业准备的时间不足三年。